
为提升教师情绪管理意识、文学素养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,培养和锻炼校内教师开展讲座能力,我校于2月19日、2月21日分别举办了“呵护情绪,妥善调控”“春日诗情”以及“AI助力课堂教学”专题讲座。
情绪管理:从觉察到调控,守护心灵“绿洲”
教育系教师陈伟带来的“呵护情绪,妥善调控”专题讲座,立足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健康需求,从敏锐觉察自身情绪的细微变化讲起,结合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场景案例,强调“情绪无对错,应对有方法”,阐述接纳情绪的重要性,分享情绪正确表达的方法,传授了积极调控情绪的技巧,引导教职工通过多种情绪调控技巧实现情绪稳定,助力教职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稳定。讲座贴合当前需求,内容生动,案例详实,具有很强的实用性、指导性,为应对教育教学压力、优化师生沟通方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春日诗情:以声传情,唤醒文化共鸣
文史系教师白银带来的“春日诗情”专题讲座,以诗意浸润校园,通过声情并茂朗诵林徽因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、朱自清《春》等经典作品,带领听众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文学之美,用朗诵感受作者的诗情,在诗情画意中感受春意的盎然。无声的阅读,有声的朗读,都是我们走进文学、感悟文化、提升和表达自我的途径与方法。讲座引领教职工以诗为媒,在文字与声音的交织中体悟语言艺术的感染力,为课堂教学注入人文温度。
AI赋能:技术驱动教学创新
数理科学系教师郭琼带来的“AI助力课堂教学”专题讲座,呈现了一场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指南,从课件、文档、视图、音频、互动和评价这几个方面阐述AI的使用。内容涵盖Kimi制作课件和文档、即梦AI生成视频和图片、Deepseek+markdown生成思维导图、魔音工坊制作音频、豆包制作音乐、如影制作数字人、豆包和扣子制作智能体、Nibiru实现VR交互以及问卷星和Kimi实现课程评价和作业批改。讲座生动展现AI技术如何革新传统教学模式,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开了新思路。
三场讲座主题鲜明、内容充实,分别从心理建设、人文底蕴与技术应用三个层面,为教职工全方位赋能。三位教师对培训任务积极响应、认真配合、虚心请教、勇敢展示,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培训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,为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